說完,拿起筆草擬封爵的圣旨。
歲庭衡看著皇帝那手歪歪扭扭的字,沉默片刻:“父皇,還是兒臣幫您寫吧。”
“啊?!”
方才不是還說,皇子無權代理這些事嗎?
“聽完父皇一席話,”歲庭衡奪過皇帝手中的朱筆,“兒臣想開了。”
皇帝:“……”
兒啊,你今天挺善變的。
云郡君
圣旨從御書房下發到門下省,門下省的官員看著圣旨上的字跡,心下疑惑,陛下的字跡可沒有這般工整,難道是中書省同僚幫著擬寫?
門下省有審核圣旨的職能,在前朝權利地位極高,只不過本朝的皇帝,經常任性的自己寫圣旨蓋印,三省的影響力也越來越低,他們已經習以為常。
當今圣上愿意走個流程,已經給足他們顏面。
通篇溢詞沒錯,圣旨格式也沒錯,但降恩的對象是云拂衣,就讓門下省官員有些不適應了。
“用詞雖有些過,但救駕之功不可磨滅。”當值的侍中拿起門下省的官印蓋到圣旨上,以示門下省對這道旨意毫無異議。
用詞如此文雅,多處借用典故,若不是夸獎對象是京城有名的紈绔,他都想夸一句擬旨之人才華出眾。
也不知道中書省哪個官員如此沒有骨氣,為討好陛下與云家,寫出如此多的虛假之言,真是浪費了滿腔的才氣。
寧王府。
寧王回到府中,就把皇帝賜下的內侍打發下去,不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書房與膳房等地。
“王爺,他們是娘娘留下來的人,為何把他們打發走?”長隨猶豫道:“如今我們正是缺人手之際,不如……”
“他們以往是母妃的人不假,現在是誰的人卻不可知。”寧王在紙上寫著一個又一個字:“若他們還忠于母妃與本王,我那個好皇兄又怎么舍得把他們賜給我?”
手下用力,一筆寫出紙外,在桌上留下難看的黑印。
“今日我且忍下此辱,終有一日……”
城外杏花開得正好,拂衣與好友們騎馬來到杏花林賞花,沒曾想遇到人幾個小廝正在往外趕人,理由是貴人們要在林中作詩,請閑雜人等換個地方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