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苒準備回工作間睡覺。
這時,
維修店走進來一個男人。
男人的上半身纏了許多臟兮兮的繃帶,
繃帶覆蓋住他的肩膀、手臂和小腹,
下身則是一件看不出原本顏色的長褲,
看上去邋遢極了。
他身后背著一個長方形匣子,手里則拎著一個巨大的破麻布袋,并隨著他的走動發出金屬碰撞的悶響。
繃帶男的聲音粗?。骸袄习迥??”
“老板不在,有事兒您明天再來?!瘪臆鬯χú?,又低下頭。
“你這里能修小型機甲嗎?”繃帶男問道。
“什么類型的機甲呢?”褚苒嘆了口氣,翻出訂單登記本,開始登記。
虞蓮的店鋪開在馬爾蘭區,但不像車水馬龍的皮特維修店,受限于店鋪規模和員工數量,虞蓮這邊最常見的日常委托來自附近生活的居民,每單維修定價很低,只有幾百星幣。
當然,虞蓮也不太在乎這部分收入,她的店鋪主要收入來自于暗網的維修訂單,而非日常居民的委托。
只聽“砰”一聲,繃帶男將拎著的麻布袋放到柜臺上。
麻布袋非常臟,落下許多灰塵,褚苒剛擦干凈的柜臺瞬間又得返工了。
褚苒:“……”
她盯著男人的手,欲言又止。
繃帶男拆開袋子的外包裝,露出里面一個破舊的小型機器人:“就是這個,原來用作地下礦井救援的?!?/p>
底城礦井產業發達,開發設計了多種型號規格和用途不一的機甲設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為了滿足礦井勘探、礦產運輸和生命救援的機器人。
眼前的機器人適用于地下礦井發生意外災難時,進入事故現場,摸清排查被困人員的具體數量和情況,以及后續調查事故原因。
不同于動輒兩三米的機甲,這個機器人全身長度不足一米,還不及人的腿長。它全部采用金屬外殼,頭頂裝著一盞大功率探照燈,配備的兩個廣角攝像頭是可拆卸式的,方便在開展救援工作時進入狹窄的甬道,拍攝事故現場的具體場景。
褚苒簡單檢查了一番,皺眉道:“你這個機器人太破了,核心零件損傷,沒有動力源,已經不能再用了。”
“我知道?!蹦腥它c點頭。
褚苒翻閱著維修資料,說道:“這款機器人是四十年前開發的,許多零件現在已經停產。如果你想更換一個適配的核心引擎,這個價格已經足夠買一款市面上最新型的小型救援機器人了——所以,我不建議你繼續維修。”
雖然維修店開在黑市,但每天來店里的許多顧客都是附近居民,抱著使用年限足以當自己“傳家寶”的家用產品上門維修。在這種情況下,虞蓮和褚苒一般都是能修就修,修不了就勸客人放棄,更換新款。
眼前這個客人拿來的機器人,核心動力引擎已經碎成了渣,其余零部件也生銹老化,整個機器人基本沒留下什么能用的部件,屬于典型的“傳家寶”設備。
當然,強行維修也不是不可以,但成本過高,褚苒索性勸對方放棄,更換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