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恰巧接生婆與另一位夫人相識,所以看著另一位姑娘越長大,越生得與爹娘不相似,反倒像極了當年的那位夫人,這才恍然大悟,當時她抱錯了孩子。
直至前段時日,抱錯那孩子的爹娘皆相續過世,只留下她一人,接生婆子見她孤零零一人,于心不忍便多方打聽。
接生婆得知那夫人死了丈夫后,轉而被揚州的息老爺納為了妾,便親自帶著人來認親。
三姨娘起初根本不信如此荒唐的事,但接生婆帶來的姑娘與自己容貌如出一轍,哪怕不用滴血認親,讓明眼人一看,就知誰才是血緣。
三姨娘心中已經信了一半,但為了公平,還是當著眾人的面進行滴血認親。
結果自然是如接生婆所言,這才是她的女兒。
與親生女兒分離多年,三姨娘對她滿是愧疚,當日便求大夫人讓那姑娘改息姓,息柔。
按理說親生女兒回來了,孟嬋音這個假的也應該主動離開。
終究是養了十幾年的女兒,且本就快出閣了,三姨娘覺著沒必要這般絕情,再加之主母仁慈,對眾子女都一視同仁,兒子息長寧又去過求情,便沒說什么。
可孟嬋音原本的未婚夫家聽說此事,不情愿娶個假小姐進府,就親自來息府探過幾次。
雖然還沒有正式提過退婚,但孟嬋音在府上的地位卻是日漸尷尬。
院廊的那些聲音不緊不慢地合著風,吹入庭院兩人的耳中。
春心在一旁聽見了,不忿地啐罵:“這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蹄子,真真是將府上的規矩是都忘至腦后了,竟公然編排主子的閑話。”
罵著,春心又覺得自家姑娘也可憐,剛出生那時什么不知曉,被人悄無聲息地換去了身份不說。
如今正主回來了,姑娘又不是不愿走,分明是長公子與幾位主子不愿放人,卻被那些人傳成是姑娘貪慕富貴,賴著不愿走。
清冷的美人握著團扇蓋在臉上,暖和的春光氤氳地灑在窈窕的身段上,朦朧得似天邊一段云。
孟嬋音沒有回應,而是在想旁的。
息扶藐快回來了。
她對這個喚了十幾年兄長的男人,一向捉摸不透,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如今就連息長寧都與她避嫌了,他卻依舊如往常那般,不是送西域運來的夜明珠,便是送昭陽特有的安神檀香神像、衣裙、珠寶首飾、胭脂水粉更是多得數不勝數。
這些明目張膽地行為,讓她很是忐忑,以至于近來寢食難安。
孟嬋音略顯煩悶地長吁,懶懶地拿開蓋在臉上的團扇:“春心。”
春心見狀忙端起一旁的溫茶,遞過去:“姑娘,喝杯茶水降降火。”
孟嬋音接過低頭淺呷,甘甜清淡的茶味道特殊,還有股果子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