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們現在勢力和人手確實太少了,借力打力終究不是個長遠之事,還得勞累夫郎多多替為夫培養些得用的人手?!?/p>
“夫君不必憂心,這些我心中都有數,你在外面定要多加謹慎些,官場中都是人精子,常言總道人外有人,咱們不可自大?!?/p>
喬玉景憂心忡忡提醒。
他相信夫君的能力,但凡事沒有萬無一失,總要時刻謹記小心才是。
“我明白,夫郎莫要擔心……”
謝文彥抱著愛人眉目舒展。
曾經一個人經歷風雨不覺得有什么不好,如今有了夫郎的關懷,他才知道身邊有個貼心相伴的人,原是如此美好。
……
禮部的官員大變動結束。
但謝文彥在禮部的動作卻還沒完,他如今只不過是渾水摸魚,完成了人手安插的布局而已,那些想要搶他在解決南方水患上功勞的官員還沒收拾呢。
立廟籌銀這件事,能夠撈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憑什么他想出來的辦法,別人能吃肉,他卻只能喝湯?
就算他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也絕對不能太便宜了別人,否則眾人覺得他好欺負,日后可不會當他是一回事。
于是。
在《立廟籌銀章程》商議完之前,謝文彥找到禮部尚書建議。
“尚書大人,請恕下官冒昧一言。下官覺得咱們目前商議出來,以德行挑選捐銀立廟之人,實在有些不太妥當?!?/p>
“哦,謝編撰有何高見?”
禮部尚書聞言,倒沒有不愉,很是感興趣追問。
因為他也不太滿意如今商量的結果!
按照眾人決定的章程,什么以德行挑選捐銀立廟之人,根本就是以一群官員的意愿分配利益,畢竟德行的定義太籠統,有太多操作空間。
禮部尚書不反對大家分配利益,可問題是,他在這次的利益分配中處于下風,到手的好處實在不如預期,心中很是不服氣。
若有機會挽救,他自然是順水推舟!
謝文彥心知肚明微笑道。
“尚書大人過贊,算不得什么高見,不過是微臣一點小小想法而已。微臣覺得以德行來決斷立廟人選,實在有些欠缺公平?!?/p>
“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如何才能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來判斷一個人的德行呢?而且臨時抱佛腳,花銀子作假名聲之事,也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