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喜歡嗎?”黎然問。
“要不你還是念一首你寫的詩吧。”
“算了,我想你不喜歡詩。”
他說這話時眼底盡是落寞,還帶著點少年人特有的憂愁。
現場一片安靜,直到半晌后,導演最先反應過來,開口說了一個“好”字。黎然這才從角色的狀態中出來,有些緊張地看向導演和褚逸,不知道自己這表現是否過關。
話劇和影視劇表演不太一樣,甚至和舞臺劇、音樂劇都不一樣,人物大部分時候需要依靠臺詞的狀態去烘托,極其考驗演員的臺詞功底。所以試戲的時候只需要一段簡短的臺詞,效果也就能預測出來了。
“非常完美,把角色那種懵懂的,天真的,還帶著孩子氣的感覺都演出來了。”導演開口道:“褚逸給我推薦你的時候我還有點拿不準,看來他選人的眼光比我獨到。”
這位導演姓蒙,在國內的話劇界很有地位,他開口夸人多半不是出于禮貌或者寒暄。黎然聽他這么說,心里就有了底。
“黎然很有天分,主要是和這個角色的氣質吻合。”褚逸道。
“小黎看著不大,剛畢業吧?”蒙導問。
“嗯,畢業一年了。”
“不錯不錯,這個角色難度不小,但是你應該能駕馭得了。他有點愛情的戲份在身上,但不是對褚逸,而是對身邊的一個朋友。你準備角色的時候注意把握那個愛而不自知的分寸,基本上這個角色就能吃透了。”導演說著又問:“你這個年紀應該談過戀愛吧?”
黎然想起褚逸知道自己訂婚的事情,也不能否認,便答道:“嗯。”
“什么時候談的?”導演又問。
“呃……”他隨口道:“大學的時候。”
臺下的季無修一怔,眉頭幾不可見地擰了擰。
“描述一下你愛人的特質。”導演又問。
黎然知道,很多導演看似和演員閑聊,其實聊天的過程也是試戲的一部分,于是他不敢有絲毫敷衍,認真道:“他是個很英俊的人,和我是大學同學……”
季無修仿佛不太想繼續聽下去,起身走出了劇場。黎然眼角的余光瞥見了他的背影,卻沒叫他,只耐心回答完了導演的問題。
“哈哈,小黎,你不怎么愛他吧?”
“啊?”黎然一怔,一時沒反應過來。
“我說,你不怎么愛你大學時的這位對象。不如這樣,你給我描述一下送你來的這位朋友的特質。”導演循循善誘。
黎然看了一眼出口的方向,“他很有耐心,脾氣很好,有時候會喜歡捉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