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的,渺小的,反對不公平的世界。沒能繼續的革命,不歡而散的告別。”
俞舟這兩年都沒怎么碰過吉他,幸好還留了點肌肉記憶。
新褲子算是她最喜歡的樂隊之一,有段時間沒日沒夜地練他們歌的譜子。
等譚怡璇下來的時候,院子里的人已經很多了,大家圍著篝火坐著,有些人在唱歌,有些人在吹水。
俞舟彈完,問大家還想唱什么。
“平凡之路?!庇腥似鸷宓?。
這首俞舟可熟了,之前住青旅的時候總有人會點這個。
爛熟于心的旋律再次響起,每個人不同的聲線漸漸重合到一起。
隨著合聲越來越大,蘊含其中的情感也如潮水般流露出來。
音樂是一門不需要交流的語言,只用節奏和音符就能讓陌生的人們理解彼此的情緒和心聲。
晴朗的夜空下歌唱的人們總顯得動人,那模糊的一個個背影在遠處篝火的襯托下逐漸構成一副畫。
俞舟想起之前去看過的一次音樂節。
那是一個還有些許燥熱的夏夜。
在蟬鳴的余繞中,樸樹在臺上靜靜地彈起那把木吉他。
他戴了頂帽子,雖然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無法抹去的痕跡,但是他的眼神依然如少年般清澈。
當時俞舟坐在草坪上,小聲地跟眾人合唱著。
心血來潮地閉上眼睛,周圍和遠處的聲音相繼傳到耳邊,如同天籟般美好。
即使在場的每個人有著不同的年齡、職業和價值觀,當他們都沉浸其中時,就可以用音樂溝通彼此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