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的?……從什么節點開始?”
王教授思考片刻,良久,才謹慎用詞道:“可能……”
“恩?”
“從最開始?!?/p>
“您是說藺司沉從最開始就是裝的嗎?他的意識就沒混沌過?”
“只是推測而已,如果副本解碼是他中路攔截再轉送給這邊的,就很可能是這樣。”
“不可能吧?他怎么做的?”有個研究員聽到這里也繃不住了,他們日以繼夜地研究rto系統,試圖破解rto系統的運行規律,然而至今為止收獲甚微,藺司沉現在是個受制于系統的npc而已,連意識都在rto系統的監控范圍內,怎么可能背著系統搞出這么大的動作?于是聽了王教授的話,分外不可置信地據理力爭道:
“我覺得可能性非常小,或者說根本不可能——rto系統固若金湯,藺司沉用什么方式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如果他真能夠這么輕而易舉地逃脫系統的監控,為什么他不直接向我們提供對方的位置,還有更核心的信息呢?”
齊沐白也比較贊同這種說法,然而他的話說得卻不是很滿:“這么說也有道理,只是我們在不知道副本解碼是什么來源的現在,只能對其來源做出最合理的假設——藺司沉要做到這點很難,但是1的可能也是可能,不能完全排除?!?/p>
顧時秋:“我也同意老齊,王導,您覺得呢?”
王芳沉吟了一會兒,微微側頭,目光專注地望著自己的徒弟,道:“看來,你們都不相信藺司沉會在高壓下保持清醒?”
無人回答,算是默認。
顧時秋頓了一下,眉頭蹙得更深,“目前是這樣,或者,我們需得找找更切實的證據,如果只按藺司沉留下的記號和紙片來看,好像都具備偶然性,還是不足以當作藺司沉保持清醒的直接證據……”
王芳并沒有對學生的質疑感到反感,略顯松弛的皮膚看上去莊嚴也溫和,“——那再看下這個?!?/p>
這次,教授的手指一點,屏幕上顯示的則是封徵雪的身體狀況。
封徵雪在每次接觸“混沌”后的藺司沉,身體數據變化數值都展示在一個直角坐標系之中。
以“封徵雪與藺司沉的接觸時間”為自變量x值,以“封徵雪的綜合身體狀況評分”為因變量y值,可以看到圖中所作曲線,基本上是圍繞著一根平行于x軸的支線為中心,上下波動,未見多大變化。
一屋子盯著這張圖看了半天,有人倒抽一口涼氣,有人撓著腦門看不懂專家想表達什么意思,最終還是有人率先向王芳提問:
“王教授啊,這線是基本平的,不是說明這個x自變量無法影響y軸的因變量嗎?那也就是說,封徵雪和藺司沉的相處時間,并沒有影響他的身體狀況,說明兩者無關?。俊?/p>
另一人附和:“對,我覺得這圖反而正是說明,和藺司沉呆在一起,封徵雪的身體并沒有明顯的指標變化——又可以作證藺司沉沒有給他老婆開小灶,他老婆和他呆在一起,身體指標并沒有明顯受益——可以側面作為藺司沉沒醒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