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補充道:“就跟水稻育苗一樣。”
水稻種子若是直接埋在土里,是極容易造成種子腐爛的。康熙之所以
大力推廣兩季稻,就是因著這種育苗方式,一來是能大大的節省種子,二來是可以縮短栽種時間。提前育苗,就相當于是能空出來兩個月的時間。這邊兩個月,那邊兩個月,再加上水稻本身也只三四個月的栽種,所以一年兩季,那是完全來得及的。
胤禛沉吟了片刻:“回頭我找莊子上的老農問一問。”
其實他很清楚,耿文華既然這樣說了,怕是這樣的法子就是能用的。但他又不能立馬就覺得好,不然很可疑。
他知道耿文華的不同之處,但他還不能讓耿文華知道他知道。
“我覺得你在農事上,也有幾分天分。”胤禛笑著夸贊道,耿文華挺得意:“那是,我學什么都能學的好,給我一塊地,我能種出來糧食,給我一塊布,我能……”
“算了,人少有十全十美的,這方面好了,總有些地方不太好。”耿文華給自己找補,她剛穿越來的時候也不是沒想過學點兒刺繡,將來萬一有穿回去的機會,那學一手技術總算沒白來是不是?
然而呢,那繡花針捏在她手里,她根本沒辦法用,因為要扎下來的地方必然十分精細,她總扎歪。
換句話說,就是手指頭有點兒不聽指揮。明明是要往這邊去的,結果卻去了那邊。你要說她做不來精細活兒,手不夠穩吧,也不是,那組裝手表更需要手穩,活兒也更精細,她不也做的挺好的嗎?
只能說,人的天分,不可能是方方面面的。真有那樣的人,也輪不到她耿文華。
弘晝跟著插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今兒學的,正好能派上用場。
耿文華就忍不住笑:“你能聽懂阿瑪和額娘在說什么嗎?”
弘晝抬著下巴,奶哼哼的:“這有什么聽不懂的,額娘說自己擅長農事,不擅長做衣服。我覺得挺好的,額娘反正也不用做衣服,但是種地這個事兒做得好,那天下百姓都能吃得飽,這是好事兒。”
耿文華更吃驚:“喲,你還知道天下百姓都能吃得飽的事兒呢?”
“我聽阿瑪和先生們說的,阿瑪說,唯盼天下百姓不挨餓,天下百姓吃得飽,這才是朝廷職責所在。”弘晝笑著說到,原話當然不是這么說的,他就是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新給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