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亮果然如他所說,對保護區內的所有東西都很熟悉,說起那些紅外相機也是如數家珍。
“使用下來嘛,覺得分辨率要是可以再高一點就好了。再就是,如果被監測對象移動的速度比較快,或者體形比較小的話,它就拍不清楚了。而且,我們挺想搞清楚保護區內到底有多少種鳥類,但是你也知道,紅外攝像機只能對地面上的動物進行捕捉,在高處或者飛行的鳥類就不行了。”
梁墨淵點頭,“確實有一定的局限性。”
“對了,你們那個無線傳感網絡又是什么原理?”吳亮感興趣地道:“我年紀大了,現在資料都有些看不懂了。”
梁墨淵聞言解釋道:“其實就是在不影響野生動物的前提下,在它們經常活躍的區域布署監測節點。然后再配合傳感器,對目標區域的野生動物種群及環境進行監控和分析。”
“那個傳感器和gps的追蹤器是差不多的東西?”
“差不多,但是也不完全一樣,”梁墨淵盡量用簡潔的語言描述道:“我們會根據動物體型的大小來選擇使用電子芯片,或者項圈進行標記。這些傳感器有的記錄位置信息,有的記錄溫度,有的記錄shi度,各不相同。它們搜集到的信息匯聚到檢測節點,再通過無線遠程通訊技術傳回監控中心。”
“聽起來還不錯,”吳亮對著梁墨淵笑了一下,指著車窗外的路道:“就從這里沿溝而上,一直往前走,至力行達坂,就可以爬到峰頂。以前每年很多徒步攀巖愛好者會走這個路線,不過為了保護水源地,已經不允許了。”
梁墨淵道:“昨天已經聽黃站長說了,不過雖說禁止了,恐怕還是有人管不住自己的吧?”
“可不是!”一說到這個話題,吳亮便有了共鳴,“每天我們都有工作人員在這里巡邏,就怕有人不顧禁令,非法闖入保護區核心地帶。我們也是為了他們好,要是不小心破壞了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梁墨淵冷哼一聲,“就怕他們又蠢又壞。”
其實從昨天開始,梁墨淵就已經有了一個想法——他要做一期關于保護區的科普向視頻。除了記錄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外,還要特意指出人類活動對這些生物的影響。
主題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梁墨淵想要從另一個角度來詮釋——比如,在他們這些從事動植物保護工作的人眼中,保護生態意味著什么。
“等你們空閑出時間,可以去這邊的景點走一走,”吳亮聲音爽朗,帶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我來新疆這么多年了,每次看到雪山,都有一種仿佛被凈化了的感覺。”
肖秘書聽到這話,好奇道:“亮哥不是本地人嗎?”
“不是,我老婆是,我就跟著過來定居了,”他感嘆道:“我見證了這幾十年新疆的發展,也見證了祖國的強大繁榮……不好意思,年紀大了,就喜歡說點這些,你們年輕人肯定都不愛聽。”
a
href="
"
title="遠游的魚"tart="_bnk"遠游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