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活薄荷不容易:沒稱,但是應該有個半斤左右吧。
“那就是了,”梁墨淵推測道:“堆肥發酵最重要的就是溫度,如果咖啡渣太少,或者環境氣溫太低,都很難發酵完全,直接施肥會導致植物燒根。前段時間全國降溫,你的咖啡渣數量太少,肯定是沒達到發酵溫度。你可以下次重新按照我教的方法再試一下。”
養活薄荷不容易:原來如此。不過我現在養的薄荷都死了,不知道給誰施肥好qaq。
梁墨淵:“……”那就算了吧。
這個小插曲過去,梁墨淵看到評論區的話題已經從“逛吃的千千”可能會被判幾年,跳到了怎么分辨自己從菜市場買回來的食材是不是國家保護動物。
梁墨淵正準備回答,突然屏幕嘩地一下閃過一堆評論,瞬間就刷了屏。
“千千已經找專家鑒定了,就是細鱗鮭,這個叫玄采的博主在嘩眾取寵,大家不要信他!”
“對,我剛才已經在千千那里看到鑒定證書了。什么垃圾科普博主,真惡心!”
“紅眼病吧?看我家千千數據好就過來踩一腳?祝你撲一輩子!”
“我已經把這個叫玄采的舉報了,大家都動動手指頭,右上角點‘舉報’!”
……
從評論的內容來看,顯然是那位“逛吃的千千”的粉絲。不過,他們口中的“鑒定證書”又是怎么回事?
梁墨淵打開逛吃的千千的主頁,看到了一條十分鐘前的置頂動態。
動態里,“逛吃的千千”確實po了一張鑒定證書的照片,落款是某省一家生物研究所。這家生物研究所梁墨淵聽說過,但記得對方并沒有取得“瀕危野生水生動植物種鑒定”的資質。
為確保自己沒有弄錯,梁墨淵特意去官網查詢了一番,果然在已公布的幾十家鑒定機構名單里沒有找到這家。
且不說“逛吃的千千”找的這家鑒定機構的資質問題,鑒定證書顯示樣品的來源是“主動送檢”,那么誰又能保證“逛吃的千千”送的樣品是直播當天食用的那條魚,還是后來自行購買的其他魚?
梁墨淵雖然不愿意以惡意揣測別人,但是他知道所有人在面對法律的制裁時,不可能一點行動都沒有。但有些事既然做了,就必然要付出代價。
a
href="
"
title="遠游的魚"tart="_bnk"遠游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