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淮地理條件不錯,背靠山脈,有幾座歸國家管,前些年才從村民手里收回來,不做景區也不種東西,說是什么保護綠色資源。
在臨淮的老人兒對那山熟門熟路,總結伴上山弄些山貨,什么樹莓、山里紅、毛櫻桃、各種蘑菇,還有些野菜,自己吃或者拿去市場賣,都能貼補家用。記住網站不丟失:birds
c
算算時節,現在也該有不少。
“……那你這筆‘啟動資金’的意義是?”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說是去山里弄,其實只在山腳往上一點的位置,有不少人來過,給她剩下的東西不多,勝在種類豐富,每樣都弄點,市值也有幾十塊。
蘑菇她沒采,一來她認識有限,怕摘到相似的有毒蘑菇,二來當地市場多是曬干了賣,她也沒那個時間。
在去農貿市場之前,她用先前賺的其中五塊錢,去批發城買了一沓時興的貼紙,又花一塊五買了條干凈漂亮的塑料布。
“……”
羅澹幫她鋪好攤子,擺好東西,問,“賣菜的地方,你買貼紙做什么?”
她剛要解釋,就見一對母子走過,媽媽正要去別的攤位,小男孩先站住了,扯著媽媽的袖子,指了指被她放在邊上的貼紙。
“……”
那小孩的媽媽過來,先打量一眼她和羅澹,又看了看鋪的山果和野菜,想挑刺兒說不新鮮,仔細一看還真是現摘的,嘟囔了句什么,道:“你這蕨菜怎么賣的?”
她飛速瞟了一眼邊上的牌子,道:“六塊五一斤。”
“行吧,稱點,給我抹個零啊。”
秤和收款碼是她先前找人借的,答應不管賣多少錢都分人家一成。
“好嘞。”
稱完菜,八塊六毛錢的,看到小數后面不是九,女人還有點失望,臨付錢忽然狀似不經意道:“你這貼紙怎么賣的?”
“五毛錢一張。”
小男孩按捺不住,立馬沖上去興致勃勃地挑起來。
“就買一張啊!”
等人走了,羅澹道:“我明白了,但——”
“你為什么會知道這種事?”
她聳聳肩,“先生自然是從小到大過慣了好日子,我跟我哥當年窮得吃不上飯的時候,可是要靠這個活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