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之前,頤和集團放棄在王寨鄉投資,似乎給宋思銘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思來想去,也只有先亡羊補牢,拿出一筆錢,投到王寨鄉,把宋思銘的氣捋順,才有機會談在運河景觀帶建分店的事。
至于投什么,并不重要。
來王寨鄉之前,李榮凱和聶有才甚至都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如今,他們的心思,被宋思銘輕松看穿,也沒辦法再裝下去了,聶有才坦白道:“宋書記,其實,不是談得不順利,而是我們連談的機會都沒有。”
“談的機會都沒有?”
宋思銘皺了皺眉。
對于頤和酒店,在運河景觀帶建分店,宋思銘是持開放態度的。
運河景觀帶作為青山的一張名片,盡可能將青山的一些本土品牌融入其中,對于整個青山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這其中也包括頤和這樣的本土酒店品牌。
他以為,運河開發公司那邊,應該也有這樣的意識,但事實好像并非如此。
“運河開發公司的邊總,都沒聽我們說具體的方案,就把我們推到豐瑞國際了,豐瑞國際更過分,只讓前臺接待我們。”
李榮凱忿忿不平道。
這一番發言,讓聶有才眼前一黑。
那天,運河開發公司的總經理邊泰和,之所以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沒聽他們把方案講完,就是因為李榮凱有些話,說得很不得體。
過后,聶有才已經側面提醒過李榮凱。
不成想,在宋思銘面前,李榮凱的老毛病又犯了。
聶有才只能抓緊時間,幫著李榮凱往回找補,“宋書記,我們也不是向您告狀,就是如實地反映一下情況。”
“我明白。”
宋思銘更關注問題本身,并不在意李榮凱的心直口快。
“頤和酒店在運河景觀帶建分店,形成文字性的方案了嗎?”
宋思銘隨后問李榮凱和聶有才。
“有文字性方案,也做了ppt,要不,我現在給您講一下?”
在正事兒上面,李榮凱和聶有才準備還是非常充分的,聶有才馬上順著話茬試探著問宋思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