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姜恣垂眸看著碗里剝好的蝦,夾了一個放在嘴里,細嚼慢咽,一點點品味著它的味道。
也慢慢意識到,其實每一次張姨做的蝦都是一樣的,而之所以她覺得有區(qū)別,是因為在心里加了濾鏡,關(guān)于談郗的濾鏡。
那個濾鏡,叫作愛。
她懷著一顆愛他的心,覺得他什么都是好的。
就連經(jīng)他手剝的蝦都比別的好吃。
其實不是蝦好吃,是因為他看出了她的局促和不安,不動聲色地小心地維護著她破舊不堪的自尊。
那份夾雜了他心意的蝦,一直是她心中最特別的存在,所以才無人能超越。
而此時此刻,時過境遷,經(jīng)歷了很多事后,再吃這蝦,她已經(jīng)不再喜歡了。
對蝦的偏愛源自于十五歲的他,也終于二十五歲的他。
十年,夠了。
那碗蝦,姜恣后來沒有再碰。
依舊滿滿當當、原封不動地放置在那,從熱氣騰騰到毫無溫度。
談郗看在眼里,未發(fā)一言。
吃完飯,談燃拉著姜恣聊了會兒她工作上的事后,讓談郗送她回家。
姜恣推脫不了,只好應(yīng)下。
談郗打開副駕駛的門,請姜恣坐進去。
姜恣正好不想跟他坐后面,欣然入座。
誰知接下來談郗直接讓司機下車,他自己坐進駕駛座,發(fā)動了車子,擺明了親自開車。
再下來坐后面,未免有些太矯情,姜恣縱使詫異,也沒再有動作。
寂靜狹小的空間里,兩人都沒有發(fā)聲,經(jīng)歷過一系列事后,難得相處得如此祥和。
“這么決絕地跟我分手,到最后不還是要跟我訂婚,你說說你,圖什么呢。”
談郗玩味地打趣。
姜恣將目光投向窗外,不發(fā)一語。
如果不是奶奶,她絕不會妥協(xié)。
忽然,車子來了個急剎車,姜恣慣性使然地往前栽了栽,看過去。
什么都沒看到。
也就沒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