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帶著無支祁,開啟治水水患,有了無支祁的加入,治理起來輕松不少,無支祁不喊苦不喊累,遇見事情總是第一個上。
很快,大禹治理水患就取得一個新的高度。
在無數人的見證下。
人族面貌煥然一新,萬千支流滾滾向東,奔流進入淮河水中,原本被洪荒大地吞噬的地貌瞬間露了出來。
無數人族高呼大禹之名。
然后,又用定海神針鐵測量江河流域深淺,命石匠打造石碑,將水位深淺以及流向刻在其中。
同時。
又把人族三祖,三皇,三帝,以及大禹治水,羅宣降伏無支祁的故事刻畫上去了,受到無數人歌頌。
大禹,又因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因此,有了大禹治水三不入家門的典故。
大水一日不完全治理好,他們就一日不停息,哪里有水災,他們就到哪里。
夕陽西下。
殘光照射支流旁,一塊塊醒目的石碑屹立那里。
灌江口。
流沙河。
通天河。
碧波潭。
子母河。
濯垢泉。
…………
這日。
大軍行動的腳步停了下來,一眾人滿臉愁容,面露焦慮,交頭接耳不知在呢喃什么。
營帳外,走進來一位老農打扮的中年男子,身后還跟著一只毛發金燦燦的猴子。
大禹并不在意自己的裝扮,入座之后,看向一眾人,“說吧,到底發生了什么?!?/p>
“我們遇見一座大山?!?/p>
大禹皺著眉毛,神情有些不悅,不能每次遇見大山,都要讓他出手,“遇見大山,直接開鑿過去,不就行了嗎?”
自從,收服無支祁后。
治理水患進度加快,大禹又稟明舜,人族圣殿以及蜀山劍派,派出無數優秀弟子前來相助。
兵分幾路。
前幾日,大禹得到消息,有一支小隊,遇見困難,便趕了過來。
那人苦笑,“首領,此山名為涂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