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的一個角落里,劈好的柴禾都堆得老高了,半個冬天是足夠的,況且林沖一天都不停,冒著大雪都要進山砍柴。
林菀慶幸這個山谷是屬于林家人的,如果是集體的,誰敢這么砍柴啊,早就被拉出去教育了。
李小成和林小收來得最快,林菀直接給他們兩人發(fā)了試卷,還給了兩支鉛筆和橡皮。
林海和小叔公帶著十個孩子來了,他們從矮到高乖巧的站著,林菀索性讓他們從低到高坐了下來。
“你們是……”
“我爹叫林沖,我們是林家七姐妹。”
林菀眼里閃過一道笑意,是七姐妹這個詞讓她想笑。
“你們是不是有個弟弟叫金蛋呢。”
“嗯,金蛋還小,我娘帶著呢。”
“七姐妹的名字從林大丫到林七丫,倒也好記,只是考卷放到桌子上,七個小姑娘沒有一個動筆。”
“怎么了。”
“菀姨,我們不認字,除了一到十,我們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好吧,后面三個男娃,你們認字嗎,能把一年級的考卷做出來嗎,三個男孩搖頭,不會。
林菀樂了,不會就好,她就不用費心開好幾個班級了,不過想到下午還有十幾個孩子來考試,可能還是要開幾個年級的。
她跟孩子們說話的時候,小叔公、林海也拿著筆在寫考卷了。
十幾分鐘,林海交了卷,二十分鐘,小叔公也交了卷,兩人的成績差不多,都八十多分。
只是小叔公的字寫得要比林海好看得多的多,小叔公上私塾的時候,林家可是鼎盛時期,難怪小叔公再紈绔,該學的都沒有荒廢掉。
林海也看到自己的字了,他其實能寫好,但心急了些,所以字跡潦草,以后一定注意。
又等了七八分鐘,林小成交卷了,林菀接過試卷看了一眼,拿起紅色的墨水筆批閱起來。
李小成緊張的看著,直到看到大大的六十八分,才松了一口氣,他及格了,就能成為這個學校的正式工。
林小收也交卷了,看著林菀閱卷,心里忐忑的不得了,果然,當三十三分的成績出現(xiàn)在考卷上,他掉下了眼淚。
爹總是讓他多看些書,可他總以為自己能認字,比村里其他人要好得多,現(xiàn)在才知道,自己錯得離譜。
“菀姐,我怎么辦。”
“你回去等通知吧,如果沒有人做記錄,你還是能錄取的,但回去要多看書,不懂就問你父親。”
這一次,林小收認真的點頭,把林菀的話給記在了心里。
下午,所有的孩子都來考試的,令林菀高興的是,除了林小清能做二年級的考卷,有一個孩子竟然能做三年級的考卷。
“你是哪一家的,叫啥名字。”
“這孩子是林老太撿來的孩子,不是我們林家村的。”
林菀的心劇烈的跳動起來,神情也認真了很多:
“你叫啥名字,今年幾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