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治下的商朝是歷史上最強大的商朝,是到達了巔峰的。
但,后來只27年,就民不聊生,江山斷送,下坡路走得那么快,實在是人為故意布局有很大的因素。
紂王是個悲催的帝王。
后世君主,哪個不是后宮佳麗三千,還在天下每每選佳人?
但他呢,費仲等第一次提出從五百諸侯中選佳麗,就被忠臣首傅給否了。
可見,他這皇帝在其時,身邊大臣們的權力是挺大的。
他這個皇帝也不是隨時可以貫徹施行自己的意志。
而周圍向蘇護提出要其女兒,蘇護當場翻臉,出到午門,又提反詩,回到封地立刻整兵秣馬,果真是一點面子沒有給紂王,而是口口聲聲稱紂王是昏君。
紂王在五大諸侯面前,實際地位與勢力并不怎樣。
蘇護反,紂王控制的五大諸侯已經去了五分一。
紂王派崇侯虎攻打蘇護失敗,又一五分一的紂王勢力被打殘了。
其時,若是姬昌謀反,紂王的五分之三的諸侯勢力,已經沒有了。
加上北海那邊有人作亂。
紂王這天下,實在是很容易被人傾覆。
他的諸侯勢力太容易不聽話了,又各自的那么強大。
他自己直接控制的區域,又沒有多少真正得力的人才與武力。
紂王的商朝看似巔峰,實質上,危機四伏,到了容易被人所乘,被人取代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