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條路確實有些奇怪啊,居然是純黑色的。
“那是從石炭里挑出來的矸石還有燒剩下的渣子,都直接運過來砸碎了,墊在了石頭上。
畢竟,那些東西也沒什么用,用來鋪路倒是正好。
目前已經(jīng)鋪出一里多地了,如果再有兩個月的功夫,就全都能鋪完了。
并且,我們發(fā)現(xiàn),雨水一澆一凝的,時間長了,還挺結實的。
并且下面是石頭,還不擔心路基塌陷!
自從收容了那些流民之后,鋪路的速度也加快。只要這邊全都鋪上了路,我們就著手準備像木兒村一樣,開始建隘口城關了。
真急了,就多建幾道關卡,讓這里變成咱們大山中牢不可破的根據(jù)地?!?/p>
劉晨旭介紹道——年輕人學東西是最快的,不知不覺間,他倒是將李辰教給他的那些詞兒全都用上了。
比如“根據(jù)地”“效率”這一類的詞兒。
“廢物利用,干得不錯?!?/p>
李辰點頭贊道。
年輕人是善于創(chuàng)新且勇于創(chuàng)新的,劉晨旭的這個辦法,就跟后世用爐灰渣子鋪路是同樣的道理。
這句稱贊也讓劉晨旭心頭一喜,看起來,辰哥并沒有真生自己的氣。
但他心中反復告誡自己,以后再遇到重大的事情,除非是特別急難需要馬上決斷,否則,無論如何也要跟辰哥先匯報,可不能再擅自做主了。
又走了一段路,果然,就看見前面有人們在干活,大概有百十來人,其中還有半數(shù)是婦人,不斷地將那些已經(jīng)酥軟的矸石砸碎,再加上一車車的爐渣,填倒進了亂石之中的縫隙里。
至于有些太過突出的亂石,就撬下來鋪到低洼的地方上去。
一切都井然有序,分工明確,至于行動效率,較現(xiàn)在這個時代相比,已經(jīng)是很不錯的了。
雖然干著這么重的活兒,可是一群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甚至,還不時有歡聲笑語傳來。
“每個干活的人都是有工資的,現(xiàn)在是普通工資,每人一天二十文,足夠買糧吃的了。
如果寨子條件好了,以后還會再漲工資的,就參照辰哥您制定的那個二十級的工資表。
無論如何,我們寨子力爭自給自足,并且還有豐厚余存,堅決不拖玉龍河新村的后腿,不成為累贅并且還能時刻哺玉龍新村。”
劉晨旭心思極為玲瓏,向李辰再次介紹道。
“有志氣?!?/p>
李辰點頭,心下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