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把民間的記憶也都改了,那他這不叫改史,這叫直接以無上大神通抹掉了全世界所有人的記憶。
有這種能力也別當什么天可汗了,直接搞個無限月讀不是更好嗎?
這些都是“一眼假”的內容,很容易分辨。
顯然,這頁史料算是一個開胃菜。
里面都是一些很容易分辨的錯誤,只要玩家們對相關的史料有所了解、靠自己的力量通關了前面的虎牢關之戰、渭水之盟等環節,再帶有一點思辨精神,是不太可能被唬住的。
但要說這一條真的全然沒有任何難度嗎?
也不見得。
正是因為它里面有很多過于離譜的錯誤,反而掩蓋了其中一些不那么離譜的錯誤。
比如,太子輔左高祖治國理政、整肅吏治,轉運輜重,決勝千里。
又比如,渭水之盟到底是如何達成的。
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太子同樣是一名不亞于秦王的英明儲君,即便他即位也同樣能開創梁朝的盛世,或者是認為渭水之盟的達成必然是傾盡府庫、賠了大量財貨,甚至有可能搜刮了民財……
可見這些隱藏起來的點,同樣也是有迷惑性的。
尤其是這兩點結合起來,就更有迷惑性了。
比如,仍舊有很多人相信,太子是一個英明、仁德完全不亞于秦王的優秀儲君,只不過玄武門之變后,秦王為了穩固統治的需要,必然要在史料記載中抹黑他,來提升自己統治的合法性。
這樣一來,太子這個形象,就構成了立體防御。
說起太子沒有軍功,就說太子要負有監國之責,不能領兵打仗。
可要說內政治理、保證糧草是太子的功勞,那就有兩個新的問題:、理所當然地接受了秦王成為新的皇帝。
并且他們似乎還挺高興的。
而這也能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所謂太子的那點功績,在秦王面前,根本就不夠看。
……
簡單捋順了一番之后,李鴻運開始點擊這些選項進行修改。
由于一眼能看出來的錯誤很多,所以李鴻運幾乎是逐字逐句地點了過去。
而在點擊這些句子之后,它們就會變一種說法。
比如,“太子與梁高祖于晉陽起兵,仁義寬厚、驍勇無雙”這一句。
點擊一次之后,會變成“仁義寬厚、深謀遠慮”,再點擊一次,會變成“性情沉毅、從善如流”,再點一次,又變成了“好謀無斷,心意難測”。
每一句話,幾乎都有許多種不同的表述。
這些表述少則幾種,多則十幾種,基本上算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把中間的每一種變化全都作為了一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