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城上的痛罵聲中,火勢越來越大。
秦會之等人不得已只能撤下宮城,向皇宮內跑去。
然而,整個宮城都已經被烈焰所吞噬,又有昭義軍將宮城圍得水泄不通,根本就沒了他們的容身之處。
昭義軍將士們在火光中,靜靜地看著整個宮城被焚為灰燼。
期間偶爾有沖出大火的,全都被殺死,然后重新投入火中。
整個宮城燒了兩日,才最終熄滅。
只剩一地瓦礫。
……
趙海平的視野中,霧氣逐漸彌漫。
而后,一行系統提示出現。
【試煉幻境:八千里路云和月】
【通關!】
與楚歌、樊存一樣,這次的通關評價也不是評語或詩詞,而是一個人物生平梗概。
【楚太祖韓甫岳,后楚開國之君,相州湯陰人。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p>
【自二十歲起,先后四次從軍,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在齊朝擔任統帥北伐期間,力主抗金,收復舊地,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p>
【屯兵朱仙鎮后,齊高宗與宰執秦會之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有謀害之意。時金國統帥完顏盛宣稱:必殺韓甫岳始可和?!?/p>
【不受亂命,遣散十萬大軍、僅留三萬余親衛,留在朱仙鎮繼續抗金。百姓簞食壺漿、贏糧景從,再次大捷。廢豪強、分田地,討伐偽楚,北地數百年苛政,一朝全清?!?/p>
【三年后,興兵北伐,克服燕云?!?/p>
【秦會之扶立齊英宗,毒殺齊高宗,又密謀篡位。韓甫岳將軍舉兵三萬進京勤王,秦會之走投無路,自焚于宮城,皇室與朝中重臣無一幸免?!?/p>
【韓甫岳承萬民之心稱帝,建立后楚?!?/p>
【于外,又三次北伐,滅金、西夏,華夏再次一統?!?/p>
【于內,勵精圖治,革除弊政,休養生息,四海晏然?!?/p>
【昭平二十四年病逝,享年六十七歲,史稱“昭平之治”?!?/p>
【史官曰:楚太祖雄姿偉略,承時應運。齊失其德,乃有靖平之禍。金虜南下,社稷如累卵之危,中原有左衽之患。然齊高宗不修其德,有忠臣良將輔弼而一心偏安,棄北地之臣民,忘蒙塵之父兄,天下怨之。楚太祖乃承運起兵,北伐中原,驅金虜、滅夏賊,燕云二百余年之虜腥,為之盡掃;中原兩百州之辮發,乃得盡除。嗚呼,盛矣哉!】
(此時國號大概率是仿照前朝舊制以節度使所在地地名為國號。故而韓甫岳將軍的國號多半會是楚,史稱后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