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往往并不著急干掉對方而是要想把對方給研究透,研究明白!
摸清楚對方的全部脈搏了以后再動手。
江明之前打的每一場戰役,他都給在沙盤上認真的研究和復刻
揣摩江明的用兵思路和計謀特點。
可以說,亦邪耳的這一次豪賭,那是做了充足的功課和準備的!
一方面去騷擾秦國,把江明給引來,再利用江明手下知道北匈奴老營的這個“有利條件”,把江明給引導‘墳地’里來,然后將他一網打盡!
然而,他疏忽的是如果認真的再看一遍江明打過的這些勝利的戰役,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計謀是雷同的。
全部都是原創性的戰法和打法!
包括水淹鄢郢也是一樣
其實這種引洪水灌城的打法,也不是江明的原創,而是江明前世的歷史上殺神白起用過的招式。
還有消滅智姚和韓家聯軍的長平之戰,本質上是效仿白起當年打過的“伊闕之戰”。
作為國防大學畢業的優秀學生,江明腦子里裝了無數個歷史上的戰爭實例和計謀范本。
里面既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
所以,亦邪耳想要捕捉到江明的思維邏輯,那可真是比駱駝鉆針眼還難!
江明早就聽說過這個亦邪耳不是個省油的燈。
所以,對付他的方法,自然也和之前對方那些蠢貨的路子不同!
他率領的45萬大軍,進駐在了燕國。
其實也并不能單純的理解為‘興師動眾’,而是將這些兵定義為了京畿保衛的力量!
以后,他們就在這里扎根生活,相當于“北漂”,再也不用回自己的國家了。
畢竟,他還要把大乾朝廷的首都從洛邑給遷到燕國呢。
待到浩浩蕩蕩的大軍進入了燕國之后,江明立刻開始派出得力的心腹和斥候,開始調查北匈奴那邊的動向
戰爭,決定其勝敗的最關鍵的要素,從來不是兵強馬壯,而是信息流!
只有掌握了信息,才能根據形勢作出最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