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燭火搖曳。
蔣壹輕輕推開母親房門。蔣母坐在燈下,手中摩挲著一件蔣欽生前常穿的舊甲,眼神空洞,臉上淚痕未干。
“母親。”
蔣壹跪倒在母親膝前,聲音沙啞,帶著深深的疲憊和沉痛。
蔣母抬起淚眼,看著兒子:
“壹兒……你父親他……”
“母親!”
蔣壹重重叩首,額頭觸地。
“父親英靈在上,孩兒……孩兒不孝!父親驟然離世,孩兒本當守孝靈前,侍奉母親左右,以盡人子之道!”
他抬起頭,眼中雖含悲淚,卻已燃起一股灼熱的火焰,那火焰名為責任,名為志向:
“然……然如今國事艱難!荊州雖得,根基未穩(wěn)。江北淮南,更是風云激蕩!”
“孫桓將軍,以孤軍之姿,抗命北上,連克江都、堂邑,兵鋒直指合肥!其傳檄所言,‘還土于民,共抗曹暴’,正是父親一生所求!”
“如今,淮南震動,魏軍惶惶,此乃我江東千載難逢之北伐良機!”
蔣壹的聲音漸漸激昂,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
“父親追隨吳侯,戎馬一生,戰(zhàn)功赫赫,為江東基業(yè)流盡最后一滴血!孩兒身為人子,又承繼父親部曲,豈能因私廢公,因喪廢志?!豈能因父親病逝,便停下報效江東、追隨父親遺志的腳步?!”
他目光灼灼地看著母親,帶著懇求,更帶著一種繼承父志的堅定:
“孩兒意已決!欲親率父親留下的精銳部曲,即刻北上合肥,支援孫桓將軍!共擊國賊,完成父親未竟之業(yè)!”
“此去兇險,不能侍奉母親膝前,孩兒……愧對母親養(yǎng)育之恩!但請母親……成全孩兒此志!”
說完,蔣壹再次重重叩首,伏地不起。
房間內一片寂靜,只有燭火燃燒的輕微噼啪聲和蔣壹壓抑的呼吸聲。
蔣母看著跪伏在地的兒子,看著他寬闊的、已能扛起父輩旗幟的肩膀,看著他眼中那與亡夫如出一轍的堅毅光芒。
良久,蔣母緩緩放下手中舊甲,伸出手,顫抖著撫上蔣壹的發(fā)頂。
她的聲音帶著哽咽,卻異常清晰,充滿了深明大義的力量:
“壹兒……起來。”
她將兒子扶起,直視著他的眼睛,一字一句道:
“汝父一生,忠勇無雙。他若在天有靈,必不愿見你因他之喪而頹唐不前,困守家園!你既有此志,欲承父業(yè),北伐討賊,此乃大丈夫所為!為娘……心中雖萬般不舍,卻……甚慰!”
蔣母眼中含淚,卻努力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去吧!帶著你父親的舊部,去那合肥城下!用你的刀,用你的血,去證明你是蔣欽的兒子!去為江東,打出一片朗朗乾坤!為娘……在家中等你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