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釗說,“陛下聽她說了這么多,可還有什么想問的?”
此時,殿內的氛圍已經重歸松弛。
皇帝含笑看著顧喜喜,說,“瓜果、茶葉、還有邊境種細糧,幫眷屬村自給自足。朕明白這些你尚需時間去推進。”
“但要論看得見的成果,去年西北軍自己產出的大批糧草,支撐了兩場戰事,還增添了全軍越冬的口糧,這份功勞朕已然知曉。”
“不過你方才所說粟米增產,朕倒是更感興趣。”
“據朕了解,西北產糧不易,歷年畝產粟米頂多三百五到四百斤,這還的是條件好點的水澆地,若是旱地、坡地有個二百來斤就算不錯了。”
顧喜喜暗忖,看來皇帝也是有備而來。
西北并非大業朝田賦的重要來源,向來不受朝廷關注。
若非提前查了她的事,皇帝怎會對西北的農業資料如此清楚?
果然,緊接著皇帝就問,“顧老板是怎么做到的?”
稱呼從“顧小姐”換成了“顧老板”,意味著皇帝心中對顧喜喜考量的轉變。
而顧喜喜自然不會讓皇帝失望,她來時也早有準備。
“民女奏請陛下,在全國范圍逐步推行新種田方法。”
她拿出一封折好的紙箋,雙手高舉過頭頂。
得到皇帝眼神示意,太監總管快步下來接過紙箋,返回去呈送皇帝。
皇帝翻看片刻,抬眸問,“這就是你的獨家秘方?”
“你既有心在全國推行,為何你身邊只有一個村及少數人學了這辦法?”
顧喜喜道,“其實并沒有什么秘方,除了所用的農藥、肥料之外,其余不過是方式方法而已。”
“陛下管天下事,紛繁復雜,自然比民女更明白,許多時候行事不得不因時而動,因勢而變。”
皇帝若有所思,看了眼顧喜喜,“平身,坐著繼續說。”
顧喜喜再次坐下,心里早已沒了緊張,滿腦子只有她此刻正在說的事。
“種地聽起來簡單,實則要種好卻不容易。”
“各地水土不同,日照不同,若大家都照一個方法硬搬,怎能達成最大獲益?”
皇帝低眸看著紙箋,“所以你說要在全國推進,并非短時之功,還需著眼長遠。”
“朝廷統一培訓農官,層層傳授經驗,最后由各縣一級底層農官深入田間,找出最適合當地的方式。同時傳播新的種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