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雷家只有個守寡多年的老母,母子倆多年來守著兩畝薄田過日子。
趙母的身子常年不好,趙雷卻是村里出了名的孝子,免不了為母親求醫尋藥,以至于原本就不寬裕的生活更加緊巴。
好在趙雷有個跑山的本事,偶爾尋得一些野蜂蜜、蜂花粉之類的,賣掉了總算能補貼些家用。
趙母看見二丫,沒多話就讓兒子把人放到她炕上。
趕緊煮了半碗稀面糊,特意調了一勺蜂蜜進去。
趙母坐在炕沿上,親手給二丫喂飯。
久違的食物香甜,讓二丫止不住一口接一口吞咽,眼中滿是迫不及待。
趙母笑著說,“慢慢吃,你餓太久了,前幾次不能吃的太快,也不能多吃。”
二丫很乖巧,她瞅了眼趙母,放慢了吞咽的速度。
趙母問,“丫頭,你叫啥名兒啊?”
二丫搖了搖頭,彼時她并不知道人是要有名字的。
趙母露出悲憫之色,“哎,可憐的丫頭,吃吧。”
吃完了面糊,趙母讓趙雷出去,她給二丫清洗擦身,又換了自己的衣裳。
二丫躺在炕上,聞著身上的皂角味兒沉沉睡去。
幾天之后二丫剛有力氣站起來,就下了炕幫趙母干活。
她拼命搶活干,吃飯時卻從不主動添第二碗。
終于,趙母心軟,嘆了口氣,主動跟二丫說,以后她可以留在這個家里,不會再有人趕她走。
于是這個不知姓甚名誰,來自何方的姑娘成了趙雷的妹妹。
她自然要跟著趙雷姓,正逢家中種的蕎麥開花的時節。
趙雷看著雪白的蕎麥花,笑道,“你就叫蕎花吧,趙蕎花。”
趙雷時年二十二歲,比蕎花正好大十歲。
一晃三年過去,蕎花扯條長成了大姑娘,身材窈窕,容貌清秀。
她比剛來時活潑許多,嘴巴又甜,村里人都喜歡她。
十五歲當年,便有人家上門向趙母說親。
可蕎花卻以哥哥還未娶嫂子,她要在家多留兩年照顧母親為由,堅決不肯。
只因她曾偷聽到趙母同趙雷說,“你到現在二十五了還沒娶妻,依我看,倒是可以把蕎花說給你當媳婦。”
蕎花心頭一跳,隱隱升起模糊的期盼。
卻聽見趙雷嚴詞道,“娘,您胡說什么呢,蕎花是我妹子,雖不是親生的,咱卻當她是親生的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