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
西北軍開墾的田地實在太多了,顧喜喜采取了更有效率的方式。
自南往北推進,只要由她判定成熟的燕麥田,即刻便可開始收割。
同時她與何景蘭騎馬視察田地,取樣留存。
整整兩天過去,最后除了北邊的十幾畝地還要再等三日,其余的燕麥都已成熟,并且產量不輸眷屬村那邊。
日落時分,軍營入口處。
劉將軍看著一車接一車的燕麥運進來,不由笑開了花。
“沒想到野地里常見的燕麥,種出來竟能有這么大產量。”
“如此一來,今年冬天大將軍總算不用為糧食求爺爺告奶奶了!”
“顧老板,您真是我們西北軍的貴人啊!”
此顧喜喜算是提前完成了自己此行任務。
連日在外面奔波,她跟何景蘭都被曬黑了一層。
又因為起早貪黑的睡眠不足,倆人面上都帶著疲態。
她向劉將軍笑了笑,淡淡道了聲“不敢當”,然后拿出兩份紙箋遞過去。
“第一張是燕麥面的制法,比普通小麥面麻煩些。從燕麥粒到做成面條算起,需要六道工序,這樣做成的面食才能筋道光滑。”
劉將軍鄭重點頭,“這個容易,我等會就拿給伙頭營,讓他們好生研究。”
顧喜喜接著道,“這第二張更重要。”
“我寫了燕麥田收割后如何鋤地、耕地、施肥、澆水的次數及具體時間。”
“苜蓿田可繼續維持,等秋冬季枯萎后,來年還會再長起來。”
“明白,”劉將軍說,“就是跟我們開荒前后一樣,嚴格照做就行。”
他想了想,還是問出心中疑惑,“既然這些田地已經能產糧食,產量也符合您的預期,為何不趁熱打鐵,繼續再種些別的?”
“我知道粟米、黃糜子、高粱這些粗糧,生長期比麥子短,現在下種完全的來得及。”
顧喜喜說,“這就是我為何說第二張紙更重要。”
“這里的土壤本就不夠好,只種一季燕麥還未達成改良。”
“若這時急著種別的糧食,只會加速土壤惡化,從長遠看,得不償失。”
劉將軍能受命留守后方,自然有相當過人之處。
聽了顧喜喜的解說,他便明白過來,“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確非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