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方雖然不如花池渡村的水土好。
無非是多花點功夫,生長期再延遲些,結(jié)出來的頻婆果一樣能好吃。
云嶺縣的苗圃也到了忙碌的時期,安慶和幫顧喜喜辦完這件大事就要趕回去。
顧喜喜、張嬸、石頭三人到村口送他。
安慶和走時反而多了兩個包袱,張嬸裝了不少東西,有他愛吃的幾種本地糕點、自家腌的臘肉、最近新做的窩頭、大餅、菜肉包子。
灶房的櫥柜至少被搬空了一半。
幾個金華茯茶餅,是顧喜喜托他送商會幾位老板的回禮。
石頭也有回禮,“我家里也是種果樹的,雖然跟你家種類不一樣……”
他把一個小手札塞給安慶和,“我最近每每思念我爹和我爺爺,就把他們跟我說的一些話寫在里面。”
“都是跟果樹有關(guān),你看了或許有用。”
安慶和珍重地放進包袱,拱手道,“多謝石頭小老弟,我定然珍惜保存!”
張嬸甚至有些不舍,“你這次來,只住一晚上就走,都沒來得及給你多做點好吃的。”
安慶和笑道,“您已經(jīng)給我裝了這么些好吃的,已經(jīng)夠多了!”
他說了句地道的客氣話,“連吃帶拿,太不好意思了。”
張嬸說,“你給我們家每個人都帶了禮物,我昨晚問過喜喜,都是不便宜的東西,下次來就來,可別再帶禮物了,破費。”
再耽擱時辰,入夜就到不了云嶺縣城了。
安慶和再次向三人拱手告別,依依不舍地打馬離去。
石頭拍拍書包,說,“張奶奶、喜喜姐,時辰不早了,我直接上學(xué)堂,就不跟你們回家了。”
他說完,蹦蹦跳跳就要走,卻被顧喜喜扯住書包帶。
“等等。”
石頭慢慢轉(zhuǎn)回來,笑容欲蓋彌彰,“喜喜姐,還有事兒?”
顧喜喜撥開書包扣,伸手進去,掏出一個萬花筒。
“這是什么?”
“昨晚你怎么答應(yīng)我的?”
石頭笑不出來了,如小鵪鶉一般蔫頭耷腦,有氣無力:“不能把萬花筒帶去學(xué)堂。”
顧喜喜說,“既然知道,那我就替你拿回家了。”
石頭抬眼看看萬花筒,十分不舍,于是改變策略,掛在顧喜喜的胳膊上撒嬌。
“喜喜姐~~好姐姐~~我知道萬花筒很貴很貴。不過大家跟我一樣都沒見過,萬花筒這么好玩兒,我想請他們也看看,就是看看,不會弄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