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二爺暗暗發(fā)狠下決心,反正村里人都打同樣的主意,到時候他就算死皮賴臉跟著大家蹭,也得蹭上!
誰讓這其中的好處實(shí)在太大,太誘人了呢!拼的不要臉,也值!
這次慕南釗出村,的確去了趟孟家。
梅花空心簪子是顧喜喜自己定做的,孟大娘子聽她描述樣式,就趕著做出來了。
不過慕南釗這次一并帶回的,還有封信。
從京城寄來的信。
寫信人何景蘭。
為了保密,信先是夾在公文中,輾轉(zhuǎn)寄到西北軍大營。
然后由孟承平收到,抽空送回青田縣孟府。
張嬸換了一壺好茶來。
顧喜喜邊飲茶,邊讀信,時不時抿唇而笑。
何景蘭說知道顧喜喜愛聽,可惜前次離開匆忙,沒能多講些京城元宵節(jié)的美事。
于是這次她整整寫了六張信紙。
前兩張都是說元宵街邊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花燈去年時興什么樣式。
顧喜喜素來最愛這些風(fēng)物人情。
穿書后她已經(jīng)很久沒遠(yuǎn)走旅行了,何景蘭文筆又好,觀之令人如身臨其境。
顧喜喜看信時,慕南釗就倚在旁邊。
偶爾喝口茶,偶爾抬眸看她。
翻看到第三張信紙,顧喜喜忽而雙眸一怔。
她快速看下去,繼而以一種似乎憋著笑的復(fù)雜神色瞥向慕南釗。
慕南釗敏銳道,“她在心中編排我什么了?”
說著他伸手就去搶信紙。
顧喜喜閃身避開,表情已經(jīng)變的十分正經(jīng),“沒有。”
看慕南釗不信。
顧喜喜大方地將信紙遞過去,“小女兒家在信中訴幾句心事,你確定要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