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快,曹爽便意識到了新的問題,轉而面露關切之色:”老爺子,昨個我聽您說,您是為了勸諫燕王,特意當眾頂撞陛下,被貶到這詔獄來”
”這前后不過一夜的功夫,陛下能夠消氣嗎?”
”最主要的,您似乎是向涼國公藍玉和潁國公傅友德求援,您和這兩位武勛還有交情?”
自古以來,文臣和武將便是互相看不順眼,但在絕大多數的時間里,文臣的地位都遠高于領兵的將校。
尤其是號稱”趙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前宋,武將的地位更是卑微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就連行軍打仗都要照著文官制定的”作戰圖”照本宣科,不準有半點改動。
待到洪武大帝朱元璋驅逐韃虜,在南京正式建國稱帝之后,武勛們的地位雖是得以恢復,但和文官之間天然敵對的關系仍是沒有緩和。
眼前這”劉三吾”作為朝中的翰林大儒,百官之首,居然私底下和潁國公傅友德,涼國公藍玉這兩位武勛頗有交情。
這實在是他讓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畢竟傅友德和藍玉二人皆是勛貴,又是”外戚”,理論上應該與劉三吾這等文官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才是
”咳咳”
”小友怕是對陛下有些誤會”
”咱們的陛下雖是性格有些火爆,但心胸卻是十分寬廣”
仗著詔獄牢房的光線有些昏暗,兼之朱元璋早已練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這才沒有讓眼前的曹爽注意到其眼眸中轉瞬即逝的心虛以及微微有些泛紅的臉色。
”至于和兩位國公的交情,那可就說來話長了”
許是這個問題實在是難以自圓其說,朱元璋也不由得放緩了聲音,遲遲不發一語,但臉上卻是一副追思之色,似乎沉浸在某些回憶中不能自拔。
見狀,曹爽心中雖是愈發好奇,但也不敢輕易打擾眼前老人的思緒,只是默不作聲的待在原地,大氣也不敢喘。
一時間,牢房中的時間仿佛停滯一般,相對而坐的二人甚至能夠清楚聽到對方粗重的呼吸聲。
簌簌簌。
隨著時間的流逝,正當朱元璋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幽靜的詔獄中終是響起了令他如釋重負的腳步聲。
”兩位國公,可是陛下愿意將咱劉三吾放出去了”
或許怕傅友德和藍玉這兩個”粗鄙”的武將露出破綻,還未等二人露面,朱元璋便是急不可耐的行至牢門前,朝著通道盡頭嚷嚷道。
聞聲,遠處通道處傳來的腳步聲瞬間急促了不少,也引得曹爽趕忙舉目望去。
”劉先生”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兩道魁梧的身影便是一前一后,出現在牢房外,映入了曹爽的視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