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他們是要將下方的土石挖松,挖薄;同時還在堰塞湖土石方上面繼續(xù)修筑一定高度的堤壩。
修筑堤壩是增加堰塞湖的蓄水,增大水的壓強。
此消彼長之下,一旦需要掘堤放水,奔涌而出的洪水會帶走下方挖薄的土石方,從而通過水的力量讓整個堰塞湖泄洪。
林豐這一千人中,有五百人是趙暮云一行在束勒川解救的銀州人。
他們被韃子抓來修筑城池,其中有人之前是土木工匠,有一定的建筑經驗。
鎮(zhèn)狄堡,銀州城的修建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
現(xiàn)在,讓他們來整堰塞湖這個事,完全手到擒拿。
不過,他們此刻冒雨在樹林里伐木,打造各種工具器械。
若是艷陽高照之下便動工挖堰塞湖,渾濁的河水肯定引起下游懷疑。
但下雨就不一樣了,處在下游的韃子便不會對河水變混有什么疑心了。
此時此刻,趙暮云在胤稷、王鐵柱、唐延海、李四等人陪同下,正在飛狐嶺的大營中商議軍機要事。
忽然有人來報:“大人,田慶從朔州押運糧草來了!”
哦!
趙暮云抬起頭,欣喜道:“快請他進來!”
就在火攻飛狐嶺五千韃子之后,考慮要在飛狐嶺駐軍多日,趙暮云便下令朔州那邊運送糧草和物資前來。
韓忠和田慶、石勇三人被趙暮云安排留守銀州。
奪取飛狐嶺后,趙暮云調田慶到朔州守備,都督朔州留守兵馬。
原本朔州的三千士卒,鐘大虎帶來二千人隨趙暮云作戰(zhàn)。
而這二千人中,又劃出五百人歸到林豐麾下,與五百銀州軍湊齊一千人,前去堰塞湖。
留在朔州的五百士兵,令田慶統(tǒng)領,又從朔州府招募一千青壯,也歸田慶管轄。
田慶請韓忠從銀州派來百名老兵,對麾下這一千五百人進行訓練。
還沒訓練數(shù)日,便接到趙暮云要他督運糧草的任務。
田慶急忙與朔州城中的黃常、白若蘭、趙文商議。
恰好白若蘭通過其白家之前的運輸渠道,把胤稷答應的十萬零五千倆白銀,三萬石糧草以及一萬斤生鐵全部從晉陽運到了朔州。
加上馬赫穆德這段時間又從大漠換回了上萬斤羊肉干和上萬張羊皮。
羊肉干和羊皮當即便從銀州送回朔州,再通過白家的網絡,被京城、關內道、劍南道這些地方商人買下轉銷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