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子千長當即下令麾下騎兵停止進攻,收拾戰(zhàn)死同伴的尸體,并將戰(zhàn)死的十多名大胤騎兵的尸體和身上裝備武器,一起回到折蘭王大營中。
蔚州城頭的童固一臉遺憾。
他準備了四千弓箭手,還隨時準備打開城門,將這隊騎兵迎接進城。
可哪知對方與韃子騎兵交鋒一陣后,便撤走了,完全與童固的預料不一樣。
其他的都尉們和將領(lǐng)對此已經(jīng)心生怨言。
原本指望前來解圍的兵馬,也就是五百多人的騎兵。
人少就算了,只能殺進城來,至少帶來了蔚州以外的信息,還有蔚州城內(nèi)上萬軍民的希望。
可是這支騎兵雖然殺了不少韃子騎兵,給蔚州城頭的士卒鼓舞的士氣。
但,他們也就來了這么一下子就撤走了。
“童大人,這援軍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位新上任的平虜校尉大人怕是不敢來了吧!”
“他就派一支騎兵過來露露臉,擊退城外的韃子騎兵還得靠我們自己啊!”
“怎么靠,即便圍在城外的不是七千韃子騎兵,全是步卒也夠我們喝一壺了。”
原本裴倫是集結(jié)了兩萬河東道士兵開往蔚州與折蘭王打攻防戰(zhàn)。
可惜已經(jīng)死傷一半兵馬,對河東道的士兵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士氣持續(xù)低迷。
若不是朝廷正在用人之際,裴倫也在京城和河東道也吃得開。
不然裴倫也可能就像范南一樣,因為陣亡了近一萬士卒而被朝廷追責問罪了。
“閉嘴!”
聽到眾人如蒼蠅般的議論,童固突然一拍桌子,呵斥住在場所有的將領(lǐng)。
眾人被這么一震,意識到自己言論有些不當,立即緘口不言。
“你們一個個眼光短淺,這五百騎兵能出現(xiàn)在蔚州城外,說明飛狐嶺上韃子的封鎖已經(jīng)被打破。”
“無論校尉大人接下來如何用兵,我等都不可以妄議,守好我們的城池便是。”
童固嚴肅說道。
眾人臉色凜然,當即不語。
這時,一個斥候統(tǒng)領(lǐng)裝束的將領(lǐng)急匆匆跑了進來,來到童固身邊低語一陣。
童固眼中精光暴射,立馬目光炯炯看向眾人:“諸位都聽好了,校尉大人命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