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趙暮云在朔州遇刺之后,李四說什么也不讓趙暮云單獨行動了,無論去哪里,他和其他五個侍衛絕對是寸步不離。
“胤參軍,你也一起!”
趙暮云走出大營后,想了想,又將胤稷叫上。
他既然想在身邊學,耳濡目染和言傳身教比一味灌輸理論知識,更讓人印象深刻且融會貫通。
同時這位皇孫也是一個最合適不過的見證者。
他不會一直在趙暮云身邊,即便還在,他也會將他在趙暮云身邊所見所聞告訴那些皇族,自然也會到了當今永昌帝的耳中。
通過胤稷直達圣聽,比起要經過河東道的節度使,朝廷的兵部等官員轉達,效果不要好太多。
即便是裴倫也好,還是朝中對趙暮云嫉妒不滿的官員,他們要是詆毀和污蔑趙暮云,皇帝肯定會第一時間問胤稷。
有了這樣一個人在身邊,趙暮云感覺是妙不可言。
聽到趙暮云叫他,胤稷一愣,當即反應過來,毫不猶豫回答:
“沒問題,能與師傅雨中同行,甚是喜悅。”
喜悅個毛!
趙暮云渾身汗毛豎起,一陣惡寒,讓唐延海趕緊帶路,大踏步走了!
飛狐嶺是蔚州和朔州的天然分界線,平均海拔一千五百多米,南北走向。
由于緯度高,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地方已經是低矮灌木叢。
再往上便是一點點高山草甸,剩下全是光禿禿的碎石砂礫。
沒了高大樹木,視野很是開闊。
在唐延海的帶領下,趙暮云一行冒著大雨很快從山谷爬升上了山脊。
上到山脊,雨小了很多,雨披和傘也不用了!
“沿著山脊走五六里,便能看到淶水河的源頭!”
唐延海回過頭來,微微喘著氣說道。
“好,繼續前進!”
趙暮云手一揮。
從山谷到山脊至少爬升一千多米,趙暮云氣不喘心不跳,勝似閑庭信步。
而胤稷卻是全是冒汗,水氣騰騰。
“胤參軍,你這小身板還得練練啊!十公里負重越野拉練了解一下?”
唐延海笑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