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尚志祖上養馬為生,他本人也是很懂養馬。
那次趙暮云帶著唐延海和王鐵柱出烽燧臺上黑駝山救人,武尚志主動跟了上來。
他還與唐延海一燃韃子的馬尾,將韃子沖散,為趙暮云遠射救人創造了良機。
之后,武尚志和田慶在趙暮云的團隊中,雖然參與多次戰斗,但表現卻不怎么明顯了。
今天武尚志提出要建一支大胤的騎兵部隊,倒是很迫切。
趙暮云不能一直依賴烏丸人的騎兵!
好在之前就有戰馬上千匹,這一次又繳獲了數百匹,組建騎兵所需要的戰馬倒是不缺了,現在缺的是人!
那些在馬背上長大的北狄或是烏丸族,他們在馬背上如履平地。
不過,銀州、延州、朔州這一帶的大胤人也沒少騎馬。
組建大胤人的騎兵,勢在必行,也具備了條件。
“組建騎兵這事,便由小五負責!給你先配額三百人,人員你可以從全軍中選,戰馬也是!”
趙暮云當即一錘定音。
將來無論是要收復云、勝、豐三州,還是越過大青山,徹底解決北狄韃子,都需要一支屬于自己的強大騎兵,才能橫掃草原。
隨即,眾人又是就此戰熱議一陣,越議越明,思路也開闊起來。
胤稷在一旁看了之后,也是暗暗稱奇。
據他所知,大胤其他軍中將領們根本沒有像趙暮云這樣,還有什么復盤總結,更沒有麾下將校分析得失,全是主將和他的幕僚說了算。
怪不得趙暮云能打勝仗,肯定也是與他這樣的治軍風格是分不開的。
才三四個月時間,他從一個烽燧臺的邊軍小卒擢升為一府都尉,像他這樣毫無背景的人,全靠軍功累積上來的。
聽說之前兵部侍郎范南與他有些淵源,想要提拔他在身邊,卻被他婉拒了。
胤稷默默觀察著一切,對趙暮云越來越是欣賞和佩服了。
“好了,關于戰爭的復盤就到此為止!”
趙暮云抬高聲調,終止了眾人的討論。
他頓了頓,看到大家都安靜下來后,臉上神情一肅,緩緩道:“這一仗,我們也損失了三百五十多人!”
“受傷的人,正在醫療隊接受救治,馬軍醫會盡力讓他們重返軍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