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朔州之戰,范南作為督師,受朝廷委派,應該為中郎將或將軍一級。
而范南派出的兩支伏擊部隊,可以分別設置一名校尉了!
那能擔任校尉者,便是河東道一級節度使同等級官員,如裴倫等。
只不過,在這一場大戰中,范南把裴倫安排到了后勤督運糧草位置,自己以督師的身份直接指揮二十三個府的都尉。
趙暮云此刻看到的裴倫,想必也是一個善戰之人。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裴倫能在河東道節度使這個位子多年,有他自己的本事和底蘊。
如果范南放權給裴倫來指揮這一場戰役,說不定結果會截然不同。
但假設只是假設,這場戰役已經塵埃落定。
范南兵敗革職,裴倫收拾殘局。
趙暮云異軍突起,成為此戰之后的軍中新星。
“裴大人如此夸贊,卑職慚愧!”
“卑職只不過依照軍令行事,僥幸完成了任務而已!”
趙暮云謙虛說道。
“哈哈,不躁不驕,有大將之風,將來前程不可限量。”
裴倫不吝溢美之詞,把趙暮云夸得差點飄飄然。
半年前,他只不過是一名剛應征入伍的農家子弟;
半年后,他即將成為一府都尉,與河東道的最高軍事長官同堂對話。
要換是別人,這種場景估計想都不敢想。
“黃常跟你談的話,也代表我的意思!我知道你與范南有些淵源!人嘛,知恩圖報是對的!”
“韃子退兵的功勞,自然會算一些到范南頭上,也不至于他在大理寺難堪。”
沒等趙暮云開口,裴倫接著說道,“我叫你來朔州,是叫你安下心來,殺敵立功,守衛好大胤邊疆。”
裴倫說得大義凜然,要不是因為范南的先入為主,趙暮云估計心頭一熱,一激動就迫不及待地宣誓表態了。
黑駝山的贈劍之恩,振聾發聵的交談,趙暮云豈能忘記?
要是沒有范南點名讓他執行找尋烏丸人的任務,哪有今天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