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尋一口氣推了小半個時辰,直到另一撥人來換他,他才停下來。
盡管額頭布滿汗珠,呼吸也有些粗重,但他的眼神依舊明亮。
這種踏實的勞動讓他感到充實。
磨完了面,村里又開始組織磨豆腐。
豆腐坊里熱氣騰騰,豆香四溢。
姜尋依舊是主力,推磨、挑水、點鹵,樣樣干得有模有樣。
一天忙碌下來,雖然身體疲憊,但姜尋的心情卻很輕松。
他能感覺到村民們看他的眼神,已經從最初的同情變成了如今的贊賞與接納。
沒出幾天,家家戶戶的窗欞都糊上了嶄新的白紙,映襯著屋檐下掛起的一串串紅辣椒,平添了幾分喜氣。
孩子們是最高興的,即便沒有多少新衣裳,但空氣中彌漫的淡淡肉香,與即將到來的年節,足以讓他們歡呼雀躍。
姜尋家的屋里屋外也收拾得窗明幾凈。
炕燒得暖烘烘的,驅散了屋外的寒意。
雪風安靜地臥在姜尋腳邊,烏黑的皮毛油光水滑,尾巴偶爾在地上輕輕掃動一下,一雙通人性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屋里忙碌的身影。
夜晚。
劉蘭從炕柜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布包。
布包里是姜尋前些日子從縣里換回來的布,還有之前剩下的棉花。
昏黃的油燈被撥亮了些,燈苗歡快地跳動著。
劉蘭戴上有些磨損的頂針,穿針引線。
她的動作嫻熟而輕柔,每一針每一線都傾注了母親的慈愛。
燈影下,她的側臉顯得格外溫柔。
她要給姜玲趕制一件新棉襖,讓她能漂漂亮亮地過個年。
除了給姜玲做新衣,劉蘭也沒忘了兒子。
她將姜尋那件略顯陳舊的棉衣拆開,仔細清洗干凈。
又將新買的棉花均勻地鋪在里面,重新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