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兒,你打到鹿的消息,村里會不會有人……”她有些擔憂。
姜尋知道母親的顧慮,這是私藏物資,投機倒把的罪名,在這個年代可是要命的。
“娘,您放心,我跟李叔說了,也給了他一塊肉。”姜尋平靜地說道。
“李叔是個公道人,他知道咱們家的難處。”
果然如姜尋所料,第二天一早,天剛擦亮,院子里便傳來了說話聲。
村長妻子張麗娟就帶著幾個平日里跟劉蘭關(guān)系不錯的嬸子過來了。
她們帶來了剪刀、尺子,還有各自家里的針線。
“劉蘭妹子,長海讓我們過來搭把手。”
“哎呦,劉蘭啊,小尋這孩子真是出息了!”張嬸子一進門就驚嘆地看著那些棉花和布料。
“快看這好棉花,還有這的確良布料,尋小子可真有本事!”
另一個王嬸子摸著姜尋換回來的布料,嘖嘖稱贊。
“這么好的棉花布料,可得好好做,讓你跟玲兒暖暖和和過個冬!”
幾個嬸子也圍了過來,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夸贊的話。“
尋兒這孩子孝順,打到這么好的東西,就知道給你們家買棉花買布,懂事!”
“可不是,比那些眼皮子淺的好多了。”
屋子里頓時熱鬧起來,幾個女人手腳麻利,剪刀咔嚓咔嚓,針線上下翻飛。
陽光透過窗欞,照在嶄新的布料和雪白的棉花上,也照在劉蘭和姜玲帶著笑意的臉上。
女人們圍坐在一起,量尺寸,剪布料,縫棉襖棉被,說說笑笑,氣氛融洽。
姜玲躺在炕上,看著圍在她身邊的這些善良的嬸子,又看看忙碌的母親,感覺心里暖暖的。
她知道自己的病好了,哥哥也變得厲害了,這個冬天好像也沒有那么冷了。
就在這時,院門外傳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和說話聲。
緊接著“砰”的一聲,院門被人粗暴地推開。
刺骨的寒風裹脅著雪花,瞬間灌進了屋里。
屋子里原本暖洋洋的氣氛,瞬間被這股寒氣沖散。
幾個嬸子手里的針線都停了,齊齊望向門口。
只見姜建國陰沉著臉,帶著村支書孫德旺以及兩個村干部,大步流星地闖了進來。
王翠花和姜老太跟在他們身后,臉上帶著毫不掩飾的得意與幸災(zāi)樂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