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也笑了笑:“中書相公才是在人心之道,造詣深厚。”
“哈哈……試你幾番,你竟是滴水不漏,就問你,借多少兵馬去?”梁中書已然從案后起身了。
“千余兵馬即可,但要大名府管軍提轄使索將軍親去。”蘇武答道。
“嗯?你竟是連這些都打探清楚了,本府座下,索超還真數第一,你還有幾分行事嚴謹的做派,看來此事當真要成,本府與你手書一封加印,你自去尋索超就是。”
梁中書抬筆就寫,卻也還說:“你可記住你的話語,來日要把那一伙賊人送到本府當面!”
“謹記在心!定不食言。”蘇武拱手一禮。
顯然,梁中書對于那伙賊人的恨,已然無以復加!蘇武這番投其所好,還真是恰到好處。
至于來日到底是哪一日?那就再說了,反正終歸有這一日。
蘇武如今倒是想通了許多事,如梁山那般的賊寇,在這大宋朝,起不來大勢,哪怕沒有那個一天到晚想招安的宋江,梁山也不可能成功。
原因有二,一來,大宋朝是歷朝歷代,士大夫與皇權綁定得最深的朝代,天下各地世家大族,與皇權的利益太過一致,即便有什么矛盾,那也是這群人里的內部矛盾,對外必然是一致的利益共同體。
所以,草莽想要真正崛起,難如登天。
第二,大宋之外,還有大敵,遼國只是其一,還不是主要,不久的將來,那完顏女真大金更是橫掃而來。
若自己真的先把國家打得破碎不堪,不能全力對外,那就更是地獄難度。
所以,蘇武來這大名府之前,就想定了許多,既要能用得上大宋士族階級與皇權的力量,又要建立自己的一方勢力,唯有如此,這亂世之中,蘇武才能步步為營。
這條道路,是明確的。
所以,程萬里那里,是第一塊石頭,大名府這一趟,就是第二塊石頭。
投石問路,先看看這條路,到底好走不好走。
大宋朝還有一點好,那就是不必當真見人就跪拜。
(兄弟們,又進六名,今日總榜第二十三,我心中真生出了一點點比較大膽的憧憬,諸位兄弟助我一臂之力!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