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目錄名稱,周文武抽出那份情報,放在面前。
要是在以前,這種情報周文武都不會多看一眼。
畢竟可控核聚變是科學界的難題,以往相關的情報基本都沒什么價值。
雖然周文武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可控核聚變領域長達50年的研究困境,他也有所了解。
不過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那位年輕的江國士,就對這類情報格外關注。
周文武翻開資料,讀了幾頁,很快就意識到。
這正是江國士一直想要的東西!
周文武清楚地記得江國士提出的要求。
第一,資料要足夠先進,不能是現有的成果。
第二,資料不能是胡亂編造的,必須具有合理性。
而這份來自燈塔國的《超大型核聚變發電網絡建設工程藍圖》,完全符合江國士的要求。
于是,周文武果斷撥通了江國士的電話。
“江國士,您要的東西找到了。”
“您猜對了,和之前一樣,這份資料也是來自燈塔國。”
龍威號戰艦已經回到了它的誕生之地——天南造船廠。
一場意外,讓龍威號的試航軌跡偏離了原定路線。不過,試航所要求的關鍵測試項目,龍威號一個都沒落下。
其一,航行速度測試。
在奔赴救援303號潛艇的途中,龍威號達到了38節的航速。
其二,艦載機聯合作戰效能測試。
兩艘蒼龍戰機與龍威號配合得很默契。蒼龍戰機負責情報搜集與電子壓制,龍威號則實施打擊作業。
因為88艦隊只有幾架艦載直升機沒能及時起飛,蒼龍戰機的空中優勢沒有充分展現出來。但此次龍威號試航,已經足夠出色,遠遠超過了預期。
其三,艦炮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