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很多都是上一代倭寇,年老后在此謀生;
婦孺,則是倭寇的家眷,大多是二房。
俠士們不知道怎么處理他們。
能來剿匪的,不管初始目的是為揚名,還是為了剿匪中的利益,他們都抱有一顆為東南沿海百姓報仇、清除匪患的俠義之心。
有此心者,他們自然不會濫殺其家眷,可要他們把人帶回去,他們也不愿意。
“人太多了,我們傷亡這么重,將人分散帶到船上于我們來說很危險。”
“將人丟在海島上?”
“未嘗不可,這海島可種植,也可捕魚。”
也有人不忍心:“可我們把船和物資都帶走,要是遇上大風浪或是生病,他們會很快死去吧?”
潘筠見他們糾結得都快要吵架了,立即上前替他們解憂:“我有辦法。”
俠士們早不把潘筠當孩子看了,立即微笑看向她,鄭重的問道:“三竹道長有什么辦法?”
潘筠:“大俠們宅心仁厚,他們是海寇家屬,的確有罪,我們將他們身上的財物都收繳,這算是對他們的懲罰;但他們也罪不至死,把人留在這里,與殺人無疑,既如此,我把他們送回國內,讓他們回歸故土吧。”
眾人一愣:“什么?”
潘筠誠懇的問他們:“大俠們還有比這更好的處理方法嗎?”
大俠們對視一眼,默默搖頭,的確沒有了。
潘筠就向李文英表達了大俠們的殷切請求。
李文英剛剛整理好遺留的戰利品。
哦,大俠們已經先偷偷摸摸的分一撥了。
不僅李文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連薛韶這個御史都當沒看見。
“大家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出來剿匪,得些戰利品是理所應當的,便是軍隊,也要給將士們遺留一些,以免心中不平。”薛韶還鼓動潘筠:“你功勞最大,也應該取一些。”
但看到犧牲的俠士,潘筠沒有拿,她知道,余下的金銀珠寶,回國之后武林盟和天師府會變賣,以做傷亡之人的撫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