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方年紀小,但從這一路的講解和安排來看,倒是個能干的人。
小小年紀就能如此能干,將來一定會有大成就。
一個有大成就的善人,嗯,值得交往。
當中有幾人決定原諒她前段時間的多管閑事,害得他們雇傭勞役的事被發現。
潘筠就陪他們轉了一圈,花費了一個時辰不到,然后就讓他們自己玩去,她則回到山神廟繼續做她的廟祝。
身為廟祝,她要給信徒們解疑答惑,給他們祈福,達成心愿……
也是很忙的。
到下午,人漸漸離去,到日落時分,人才變得稀少,但還是有新的信徒趕來。
大夫們收拾東西回借住的村民家中,僧道等一眾人,近的回自家寺廟,遠的則是借住在三清觀和山神廟中。
他們正在收拾東西。
潘筠走出來,問那些風塵仆仆而來的人,“你們是從哪兒來的?”
有人道:“從廟口村。”
那是玉山縣下一個村子,離這里很遠很遠,走路的確需要一天。
潘筠見他們腳上還是草鞋,衣裳單薄,就側身讓他們進廟里暖和。
才讓開,又有十多個人結伴而來,他們道:“我們是從貴溪縣來的。”
潘筠驚訝,“走了這么遠?”
他們抱拳虔誠的道:“聽說三清山神廟靈驗得很,所以我們來求神。”
潘筠就替她師父擔心起來,祂到底能不能實現他們的愿望呢?
潘筠側身,讓他們進廟里燒香許愿。
王費隱優哉游哉,并不將此事放在心上,對一臉憂慮的潘筠道:“生老病死,財權美色,人這一生求的東西太多了,信徒們的愿望先過我們這一關,我們能解的都解了,解不開的有師父祂老人家。”
“神光普渡,能助力到哪一步就看祂老人家的法力和用心了,這不是我們能操心的事,”他道:“這世上的事,盡力便好。”
潘筠喃喃:“盡力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