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就不贊成撤軍,如今主公也持同樣態(tài)度,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呢。
話音剛落,李武的聲音便如洪鐘般響起,擲地有聲。
“卑職以為,萬不可撤兵。”
朱棣嘴角微揚,示意他說下去。
李武掃視四周,察覺到不少目光中帶著憤懣與輕蔑,仿佛在嘲笑他這樣一個無名小卒,竟敢在此高談闊論。
但他并未在意,略作思索后,說道:“我軍此次出征,只為徹底殲滅阿扎失里之勢力。
如今戰(zhàn)事未果,豈能輕易言退?一旦撤軍,后果不堪設(shè)想。
試問,若是我們棄守白城,阿扎失里必會卷土重來,那片豐沃之地,他絕不會放手。
而白城地理位置特殊,東鄰遼東,南接大寧,阿扎失里若得以喘息,聯(lián)合朵顏、福余二衛(wèi),必會再度擾亂邊境安寧。”
李武頓了頓,繼續(xù)道:“更糟糕的是,阿扎失里已與額勒伯克暗通款曲,若放任其壯大,不出數(shù)年,必成心腹大患。
此刻撤軍,無異于養(yǎng)虎遺患。”
此言一出,廳內(nèi)瞬間寂靜。
然而片刻之后,反駁聲四起。
有人站起身,怒目圓睜,大聲質(zhì)問:“你倒是說得容易!誰不知放任不管將釀成大禍?可阿扎失里隱匿蹤跡,我們該何處尋覓?難道真要在草原荒廢時日不成?”
李武冷哼一聲,毫不客氣地回擊:“可笑至極!若你餓得前胸貼后背,難道就只會躺著等死,不去謀生糊口?找不到,難道就該放棄尋找?閣下既身居高位,是否只知退縮二字?世間蠢事,莫過于坐以待斃,難不成你這官位,就是用來逃避職責(zé)的?”
此話一出,那人漲紅了臉,啞口無言。
而其余眾人則面面相覷,對李武的膽識既驚且佩,尤其是朱棣與傅友德,眼中閃爍著欣賞之意。
但更多的人卻因此惱羞成怒,紛紛站起,指責(zé)李武多嘴多舌。
“你倒是有理,那你倒給我們指條明路!”
“不錯!能找到阿扎失里,誰愿撤退?”
“你小子算什么東西,我們打了半輩子仗,難道還不如你這乳臭未干的黃口小兒?”
一片喧嘩之中,爭論愈演愈烈。
李武冷眼瞥過那幫喧鬧之人,轉(zhuǎn)向朱棣與傅友德,拱手言道:“屬下以為可用誘敵之計。
眾人皆以為我等唯有撤軍一條路,何不假裝撤退,暗藏于黑山嶺中,待阿扎失里現(xiàn)身,再于夜間偷襲,兩面夾擊,斷其歸途,徹底剿滅阿扎失里。”
李武此言鏗鏘有力。
他李武自有妙計。……
李武話音剛落。
營帳之內(nèi)寂靜得連針落地的聲音都能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