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說完,又對朱高煦說道:"既然你想來戰場,那就不必留在營帳之中。
若只是為了學不到東西還添麻煩,那來這里又有何意義?我讓李武帶你,你要好好跟著他學習。”
朱高煦興奮地答應下來,毫無畏懼,反倒充滿期待。
李武還想開口。
但朱棣已經走近,拍拍他的肩,擺手示意他們離開。
李武無奈,只能帶著朱高煦走出房間。
朱棣望著朱高煦歡蹦亂跳的身影,嘴角不禁揚起笑意。
這二兒子確實像他年輕時,也曾對軍旅生活充滿向往,在軍中時更是纏著沐英、徐達、常遇春等人問這問那。
然而,作為父親的朱棣雖然理解朱高煦的興奮,但眼中也難掩幾分憂慮。
不過,他隨即搖搖頭,對李武的信任從未動搖。
李武并非莽夫,心思細膩且聰慧,必會盡全力護朱高煦周全。
李武武藝不凡,也能擔起這份重任。
另一邊,李武與朱高煦邊走邊談。
"你可別小看戰場,哪是鬧著玩的?"李武調侃道。
"你又瞧不起我,我保證不會給你添麻煩。”朱高煦昂首挺胸,語氣篤定。
李武無奈苦笑,心想這性子
既然接下了任務,李武不得不認真考慮。
越想越覺得朱棣的安排不錯,軍人本該經歷戰場洗禮。
他可以先帶著朱高煦熟悉情況,日后也好指導朱高熾。
兩人正說著,迎面碰上一群人。
李武定睛一看,驚喜萬分,這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好友朱能等人。
朱能等人趕忙圍上來。
許久未見,大家都有很多話要說,于是站在路邊聊了起來。
聊著聊著,朱能挑眉問:"你回來了,殿下有沒有給你新安排?"
李武聽罷,立刻來了精神,故意賣關子:"你們猜猜看。”
眾人一看他的表情,便明白分,果然如此,他又升官了。
互相看看彼此,眾人不愿多談這個話題,很快轉移至其他事。
李武連忙解釋:"殿下讓我暫代千戶之職,說到底還是殿下看得起我。”
"哦。”
朱能幾人的神情平靜如水。
“難道你們一點都不驚訝?”